工伤认定后能赔多少钱,谁来赔?用人单位和社保局为啥卡这么严? 盛律师最新解读
- 29 Apr, 2025
今天,我想和大家聊聊工伤认定,其实之前写过一些工伤相关的文章了:
然后最近看了一个案例比较有意思,也思考了些背后的原因。发现可能很多人也有一类似的些疑问:
- 工伤认定后,到底能赔偿多少钱?
- 谁来掏这笔钱?
- 为什么有时候人社局不给认定工伤,有时候又是公司百般阻挠?
别急,看完你就知道了,咱们先从一个案例说起。
冲奶粉从,玻璃杯炸裂算工伤吗?
先来说说王小美的故事。王小美是上海某公司的会计,2017年12月26日,她像往常一样在上班时间泡杯奶粉喝。谁知,玻璃杯突然炸裂,滚烫的开水泼到她腿上,造成了左下肢二级烫伤。
王小美觉得自己是在工作时间、公司里受的伤,应该算工伤,于是向人社局申请了工伤认定。人社局受理后调查,认定她符合工伤条件,正式下发了《认定工伤决定书》。可公司不干了,直接把人社局告到法院,理由是:冲泡奶粉不是“正常生理需求”,公司提供了饮用水,王小美自己“作”导致受伤,不该算工伤。
注意这里是公司起诉哦,话说人社局都说是工伤了,公司为啥不认呢。哈哈,先不告诉你答案,后面再告诉你。
法院最终怎么判的呢?一审认为,王小美泡奶粉是为了满足正常生理需求,属于工作时间、工作场所内受伤,符合工伤认定条件,驳回了公司的请求。公司不服,上诉,但结果依然没变。
这个案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戏剧性?但现实中,这样的争议并不少见。员工觉得自己受了工伤,公司却觉得“不该赔”,甚至有时候人社局也会“卡”着不认定。为什么会这样?说到底,还是钱的问题呀。接下来,我带你看看工伤认定后赔偿的那些事儿。
工伤认定后,能赔多少钱?
一旦被认定为工伤,赔偿金额主要取决于伤情严重程度、当地工资水平和工伤保险的缴纳情况。赔偿通常包括以下几大块:
首先是医疗费用。工伤的治疗费用,包括治疗工伤所需的检查费、治疗费、药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药品目录、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、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费用,以及工伤康复费用等。原则上由工伤保险基金全额报销。如果公司没给员工买工伤保险(注意是违法的!),那就得公司自己掏钱。这里也提醒下如果在治疗工伤时,同时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,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报销的。
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。受伤后不能工作,但工资不能停。停工留薪期一般是1到12个月,工资按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发放,100%照发!这笔钱通常由公司出。所以知道为啥有时候公司不想给员工认定工伤了吧,毕竟要掏钱啊。。如果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,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,由所在单位负责护理费。护理费也不便宜的,像广州的话,一天都是要好几百。
再来是一次性伤残补助金。如果伤情鉴定为伤残(1到10级),根据伤残等级,可以拿到一笔赔偿。比如,广州地区,7级伤残可能拿到 6 个月的本人工资,1级伤残则高达27个月。这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。具体可以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。各地标准不一样,可以查看各省的文件。
还有伤残津贴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。如果伤残严重到影响工作能力,比如5级以上,可能每月有伤残津贴;如果是轻度伤残,解除劳动合同时还能拿一笔医疗补助金。这部分也是工伤保险基金的“责任”。
最后,如果不幸因工伤去世,家属还能拿到丧葬补助金、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。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。2024年度,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188元,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为1083760元,100 多万。
听起来是不是挺复杂的?其实简单来说,赔偿金额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,具体看伤情和当地政策。关键是,大部分费用都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,公司只需要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,护理费等少部分费用——当然前提是公司依法缴纳了工伤保险。
虽然按《工伤保险条例》,所有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。如果公司偷懒没交,一旦发生工伤,所有费用都得自己扛,还将面临相关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、按日加收滞纳金、罚款等法律责任。很多公司为了省保险费铤而走险,结果出了事后悔莫及。
为何阻挠认定工伤?
回到王小美的案例,为什么公司死咬着不认工伤?其实,背后是利益博弈。工伤认定后,公司不仅要掏钱,还可能影响保险费率(工伤发生率高的企业,保险费率会上浮)。更别提,有些公司压根没交工伤保险,认定工伤等于“自掏腰包”。
也有不少时候,是人社局“卡”工伤认定。比如人社局会因为证据不足、情况复杂或政策解读严格,拒绝认定工伤。比如,员工在工作时间外出吃饭受伤,算不算工伤?不同地区、不同案例可能有不同判断。人社局也会担心认定不当被诉,所以格外谨慎。
至于人社局,他们的职责是严格把关,避免“滥认”工伤。像王小美这种情况,冲泡奶粉算不算“工作原因”引起的伤害?法律上有个模糊地带。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第十四条规定,工伤需满足“工作时间、工作场所、工作原因”三个条件,但“工作原因”怎么界定,各地理解不一。人社局为了稳妥,可能会要求更明确的证据,或者干脆不认定。
小盛律师的建议
如果不幸在工作中受伤,第一步,赶紧去医院治疗,保留好所有医疗单据。第二步,及时向公司报告事故,留存证据,比如现场照片、同事证言。第三步,在受伤后一年内向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,带上劳动合同、工资流水、医疗记录等材料。
如果公司阻挠,或者人社局不认定,可以咨询专业律师,必要时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维护权益。像王小美这样,坚持走法律程序,最终拿到了应有的赔偿。
最后补一些相关法律条款:
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,发生工伤事故的,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。用人单位不支付的,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。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。用人单位不偿还的,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。
后面我也会整理一下广东省工伤赔偿的明细表,方便大家对号入座,快速看下能赔多少钱。
盛菲
广东瑞轩律师事务所
执业律师/腾讯员工好评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