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条文那么多,为啥还需要司法解释?盛律师一文带你看懂司法解释
- 06 Jun, 2025
生活中遇到麻烦事,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走法律途径解决。如果自己想去看相关法律规定的话,一去搜,怎么那么多法律条款啊。密密麻麻的,感觉啥都写上去了。结果看了半天,有的地方还是不知道怎么回事。
如果去找律师咨询,律师有时候会告诉你,这个争议有相关”司法解释”的,里面对这个做了详细说明。哈哈,不少人就坐不住了,心想:
盛律师,法律就是法律,怎么又冒出个’司法解释’来?啥是司法解释,有什么用啊?
这话问到点子上了!很多普通老百姓可能还真不知道司法解释是什么。这篇文章我来给大家简单说说,如果后面你想自己打官司(哎,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嘛),除了法条,还可以去找找看有没相关的司法解释了。
一、司法解释是啥?为啥要有它?
咱们国家的法律,是大框架,大原则方向把关。但社会生活太复杂了,每天都有新情况、新问题。法律条文不可能把所有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写得一清二楚。这时候,司法解释就派上用场了。
司法解释,简单说,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(咱们常说的”两高”),出台的一个补充”说明书”,指导大家在具体案件中怎么应用法律条款,让大家用得更明白、更统一。可以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页面找到很多司法解释。
很多时候,确实是需要有新的统一的司法解释来指导的,原因有很多,我举几个比较常见的吧:
- 法律条文有时候比较”粗线条”:比如说,刑法规定”数额较大”的盗窃要判刑。那到底多少钱算”数额较大”?总得有个标准吧。司法解释就会根据不同时期、不同地区的经济情况,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范围。这就让法官判案有了准绳。
- 应对时代和技术发展:比如社交媒体兴起后,网络谣言、网络暴力问题变得非常突出。以前的法律对怎么算”情节严重”说得比较模糊。后来,“两高”在2013年就出台了一个司法解释,明确了比如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、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,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,就构成”情节严重”,要追究刑事责任。这就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明确的依据。
- 保证全国法律适用统一:中国这么大,各地情况不一样。法律条款不清晰的地方,如果没有统一的司法解释,同一个案子,在北京判这样,在上海可能判那样,老百姓心里就没底了。司法解释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,让法律公平公正。
从司法实践来看,很多案子,最后怎么判,司法解释起了关键作用。它不是新立法,但它让现有的法律”活”了起来,更贴近咱们老百姓的生活。
哪些司法解释和咱们息息相关?
司法解释有很多,有些可能比较专业。但有些,跟咱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。我挑几个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说说:
- 关于婚姻家庭的那些事儿:比如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〉婚姻家庭编的解释(一)》。这里面就详细规定了彩礼要不要还、离婚时财产怎么分、孩子抚养权归谁等等。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稳定。我总跟来咨询的人说,结婚前了解一点,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- 网购、消费维权的”护身符”:像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(一)》,这里面就明确了比如”七天无理由退货”的具体操作、直播带货出了问题谁负责等等。让咱们消费者网购更放心。
- “欠债还钱”怎么执行: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,比如利率上限是多少(超过了可能不受法律保护)、什么样的借条有效。这些都是大家借钱、催债时需要特别注意的。
当然,重要的司法解释还有很多,比如涉及劳动争议的、知识产权保护的等等。它们就像一个个具体的”操作指南”,让法律规定落到实处。
盛律师说
法律的世界很大,也很细。我们普通人不需要成为法律专家,但了解一些基本的、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司法解释,总归是件好事。至少,在遇到问题的时候,心里能更踏实一点,知道去哪里找答案,怎么保护自己。
盛菲
广东瑞轩律师事务所
执业律师/腾讯员工好评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