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素式起诉状、判决书,去法院只用填填表就行了,要律师还有啥用?

平时大家一想到打官司,是不是就觉得头大?很多人第一步,写个起诉状都不知道怎么写。毕竟,能详细讲明白事情都很难,更不用说用文字组织了。

最近,有人在问我,说法院推行一种叫“要素式”的文书,比如“要素式起诉状”,甚至还有“要素式判决书”。这是啥新玩意儿?以后打官司是不是填个表就行了吗?要你们律师还有啥作用。

“要素式”文书,到底是个啥?

咱们先来看看要素式文书是个啥吧。说白了,这“要素式”文书,就是模板,好比是给你一张“重点信息登记表”或者“核对清单”。

“要素式起诉状”呢,是针对某些特定类型的案子,比如常见的民间借贷、简单的离婚、小额的交通事故赔偿等,法院会设计好一个模板。这个模板会把打赢官司需要证明的关键信息点(法律上叫“构成要件”或“要素”),一条条列出来,让你像填表一样去填写。

我来举个例子,比如民间借贷纠纷,可能就会让你填:被告是谁?借了多少钱?啥时候借的?约定啥时候还?有没有借条?有没有担保人?利息咋算的?等等。把这些核心的“要素”填清楚。这里以北京的要素式起诉状为例,可以看到有不少要填写的。

要素式起诉状,北京民间借贷-1 要素式起诉状,北京民间借贷-2 要素式起诉状,北京民间借贷-3

现在不止有要素式起诉书了,还有要素式判决书。就是在法院判案后,法院给的判决书也可能采用这种“填表”或“清单”的格式。法官会对着这些关键“要素”,一项一项地说明事实是怎么认定的、用了哪条法律、最后怎么判。

为啥要搞这个“要素式”?

为什么引入要素式文书呢,上面给的理由呢,一是为了方便当事人,以前可能大家不知道起诉书怎么写,有点无从下手。现在好了,照着模板一项项填空,这个总会吧。

你每个都填写好之后呢,法院处理起来也更快、更高效。你想啊,法院案子那么多,尤其是很多事实比较清楚、争议不大的简单案子,如果还按老办法,有的当事人不请律师,写的不清晰,丢三落四,需要来回返工。现在用这种“要素式”的方法,目的呢是对法院来说减少来回沟通的时间,节省司法资源。

当然这个是初衷了,至于具体效果怎么样,可以问问一些法院的朋友或者办案的律师。

“要素式”对咱们有啥影响?

对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:要素式文书的好处就是,可能降低了门槛。对于一些简单案子,自己去起诉,对着表格填,不用请律师都能搞定。

当然,这里也要注意:“填表”不等于“简单”:你得真正理解每个“要素”是啥意思,不能瞎填。比如让你填“借款交付方式”,你是现金还是转账?要有证据支持你填的内容。

当然也得注意,这里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案子。要素式主要针对简单、标准化的案子,比如离婚,借款这些。如果你的情况比较复杂,有很多特殊情节,光靠填表可能根本说不清事情的原委,硬套模板反而可能对你不利。

我再多说一句,要素式虽然填表容易了,但是证据还是王道,表格填得再好,没有扎实的证据支持,也是白搭。核心还是看证据。

盛律师建议

如果下次你想去起诉,可以先打听一下,这种类型的案子,当地法院是不是推荐用“要素式起诉状”。如果是的话,拿到表格后,也别急着下笔,还是要搞懂每一项是啥意思,然后开始填写。记得把支持你填写的证据(借条、转账记录、聊天记录等)都准备好哦,不然也是白填写。当然,如果你填完不放心,可以找律师帮你看看有没有漏掉啥关键点。

当然,如果你收到了“要素式”文书:无论是对方的起诉状,还是法院的判决书,可以对照着那些“要素”看。对方主张什么?法院认定了什么?是哪个“要素”上的事实或证据出了问题?这样能帮你更快抓住争议焦点。如果对判决不服,上诉时也更容易找到具体的反驳点。

我个人觉得“要素式”是个提高效率的工具,但它也不是万能药。法律问题的解决,最终还是要靠实打实的事实和证据。所以呢,大家得记住,咱把事实搞清楚、把证据准备足,这才是打官司的根本。

盛菲

广东瑞轩律师事务所
执业律师/腾讯员工好评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