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师行业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,写给想做律师的高考学生们
- 07 Jun, 2025
转眼又到高考了,最近有读者私信我,给我来个了灵魂拷问:
“盛律师,我想报法学,以后当律师,你觉得怎么样?”
这问题说实话还真不好回答。我知道,大部分了解律师,估计都是通过电视剧吧。电视里的律师,西装革履,在法庭上口若悬河,力挽狂澜,好像动动嘴就能主持公道、伸张正义,顺便呢还能年入百万。我猜不少小年轻因此对律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向往,哎,当年我不就是这样”入坑”的嘛。
但不再年轻,在律师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我,回过头来,想告诉所有对这个行业抱有幻想的弟弟妹妹们:律师这个职业,远没你想的那么光鲜。
今天,我不讲那些大道理,就结合我个人的职业生涯,给大家聊聊当律师的好与坏,希望能帮你们做个不后悔的选择。
先说点好的,让你有点盼头
我个人觉得,律师这个职业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充满挑战和成就感。要知道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案子,你永远在面对新问题,需要不断学习、思考、寻找突破口。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,把一团乱麻的案子理清,帮当事人拿到应得的赔偿,甚至洗清不白之冤时,那种成就感是实实在在的,比钱重要。
此外当律师,特别是自己独立执业后,时间上相对自由,不用每天打卡上班。普通上班族可能要挤地铁,朝九晚五,但独立律师呢,可以自由安排时间,只要不用开庭,你想干嘛干嘛。
另外呢,律师收入上限还是很高的,特别是顶尖的律师确实能赚很多钱。你的专业能力、经验、案源积累到一定程度,收入会相当可观。如果家里有一些背景资源,那一毕业可能就能有很不错的收入了。
再泼点冷水,让你清醒清醒
说完好的,那也要来点不是那么美好的了。
首先得承认,很多律师压力巨大,身心俱疲,这是很多律师的常态,特别是新人律师。我个人觉得啊,律师行业对新人是真的地狱级难度。
辛辛苦苦读完大学,然后就历经艰辛考过了法考,拿到执业证,想着可以一展宏图了,结果现实会给你当头一棒。实习期和刚执业的头几年,收入非常低,大部分律师的收入还不如去送外卖。特别是实习期,你得跟着师傅各种打杂、整理卷宗,忙活 1 个月,收入只有2、3千。
好不容易过了实习期,你就会面临两个选择。独立还是授薪,独立的话刚毕业的新人,没家庭背景和资源的话,很难有案源。可能独立 1 年都接不到 1 个案子,真的是很煎熬。很多年轻律师都是因为撑不过这个阶段而转行。
就算你撑过了这些日子,有了案源了,其实还是不轻松。有不少精神压力,因为当事人的命运可能就握在你手里。输了官司,你得面对当事人的失望甚至指责,这里面的压力只有自己知道。特别是有时候当事人确实很惨,而法律途径确实不能给很多帮助,有共情的律师这时候就会很难过。
另外,做律师有时候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。律师见多了人性最不堪的一面,家庭反目、朋友背叛、商业欺诈……每天都沉浸在这些负面情绪里,你需要有一颗非常强大的心脏,才能不被这些”垃圾事情”影响自己的情绪。
什么样的你,适合当律师?
聊了这么多,你可能有点懵了,自己到底能不能做律师啊。这个我不能替你做决定,结合我自己的经验,个人觉得下面这些性格做律师可能好过点。
- 逻辑要好,脑子要清楚。 这是基本功,分析案情、组织语言都靠它。你面对的每个案子都是独一无二的,可能找不到对号入座的法条,这就需要你融会贯通法律精神,脑子时刻清醒。
- 能抗压,脸皮要”厚”。 这点很多人其实是没有的,律师呢不仅要承受工作压力,还要能承受别人的不理解甚至谩骂。你要心理强大,不轻易被人影响到。
- 会沟通,有说服力。 独立律师需要自己去找案源,这也是最考验你的地方。这时候你打交道的是活生生的人,而不是冰冷的法条,你要能听懂别人的诉求,会沟通,要能让别人信服你,选择你。
- 有正义感,但别太理想化。 你心里也要有杆秤,要有正义感。但也要明白,法律有它的局限性,律师也不是万能的,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有完美结局。
当然,这里有些能力是当上律师后可以慢慢培养的,也不是一开始就必须要有的啦。
盛律师说
职业选择对高考的学生来说,是个大事情,可别因为看了几部电视剧就冲动做决定。这个世界没有轻松的职业,想有收获,就要先了解背后的代价。
希望今天这盆”冷水”和这点”鸡汤”,能让你对律师这个职业有更真实的认识。不管你最后选择什么,都希望你遵从内心,全力以赴。
盛菲
广东瑞轩律师事务所
执业律师/腾讯员工好评律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