律师怕被投诉吗?律所,律协还是司法局最能约束律师?

写了这么久文章了,我发现介绍法律知识的文章看的人不算多,特别是越写的专业深入看的人越少。反而是一些介绍律师价值,介绍法律流程的文章看的人多。然后呢,评论区也经常看到有人吐槽说律师这坑那坑。

评论区有还有人问我:“盛律师,我感觉被自己的律师坑了,案子办得一塌糊涂,我能去哪儿投诉他?”这个问题作为律师我是不喜欢听到的,不过也确实很现实。很多人觉得律师这个行业水深,一旦跟律师发生纠纷,就觉得投诉无门,只能吃哑巴亏。

那么,律师到底怕不怕投诉?如果真遇到了不靠谱的律师,我们应该找谁?找律所、律协,还是司法局?我也不避讳,从律师的角度来聊聊这些。

律师怕不怕投诉?

首先,律师怕投诉吗?我的答案是:怕,但也不怕。说“怕”,是因为任何一个正经执业的律师都爱惜自己的羽毛。投诉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律所的评价、业内的声誉,甚至是执业资格。没有谁愿意没事惹一身骚。

说“不怕”,是因为身正不怕影子斜。如果律师的执业过程完全合规合法,尽职尽责了,那就不怕任何无理的投诉。我们不能保证官司一定赢,但能保证服务没毛病。对这点有疑问的话,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律师不能包赢,为什么还要请律师?为什么要警惕包赢的律师?

好了,言归正传。如果你真的碰到了问题,想要维权,主要有三个渠道。我们按从易到难,从快到慢的顺序说。

1. 找律师事务所

这个是最直接的,也是我建议首先可以尝试的方法。毕竟你的委托合同是跟律所签的,所以律所是第一责任人,律所就像律师的“直属领导”。

去律所的话,就找律所主任或者管理合伙人。然后适合沟通(投诉)下面的事:

  • 服务态度问题: 比如律师不接电话、不回信息,沟通极不顺畅。
  • 简单的工作疏忽: 比如开庭时间记错了,材料准备有明显遗漏等。
  • 费用争议: 比如当初合同约定不明确,现在对报销的差旅费等有异议。

律所通常是解决问题最快的地方。没有律所愿意把事情闹大,毕竟影响自己的声誉。接到投诉后,律所主任或管理合伙人一般会出面调解。常见对律师的处理方式有批评教育、内部处分、给你换个律师,或者退还一部分律师费。如果想解决日常的、非原则性的矛盾,通常找律所是最有效的。

2. 找律师协会

如果律所内部解决不了,或者你认为问题已经超出了服务态度的范畴,涉及到了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,那就可以去找律师协会(简称”律协”)。律协是律师的行业自律组织,像是行业的”纪律委员”。

律协的权力比律所大,对律师的震慑力相对大一些。他们有专门的纪律委员会来调查,一旦查实,可以对律师做出行业内的处分。

找律协适合投诉什么事?我举几个例子:

  • 违反回避规定: 比如一个律师同时代理案件中利益冲突的双方。
  • 虚假承诺: 比如跟你打包票”这官司100%赢""我跟法官关系铁”。
  • 私自收费: 律师费没走到律所的账上,让他个人收了。这个其实首先可以找律所,如果律所不处理,再找律协。

3. 找司法局

司法局是政府主管司法行政工作的部门,是律师行业真正的”监管者”。律师的执业证就是他们发的。这是最高级别的投诉渠道,也是最有效的。

找司法局适合投诉什么事?我举几个例子:

  • 严重违法犯罪行为:比如伪造证据、妨碍作证、行贿法官等。
  • 因为严重不负责任,给当事人造成了重大损失。
  • 受到过律协的行业处分后,拒不改正,继续违规。

司法局手里握着对律师的”生杀大权”。他们可以对律师进行行政处罚,最轻的是警告,最重的是吊销律师执业证书。一旦执业证被吊销,这个律师的职业生涯就彻底结束了。所以,这是最有威慑力的一招,但也是启动门槛最高、调查最严格的。

盛律师说

我把律师的命脉和盘托出了,如果大家遇见类似情况,我建议还是先沟通,再投诉。很多矛盾源于误会,先心平气和地跟律师、跟律所沟通,这是成本最低的解决方式。

律所和律师沟通没有用,你可以试试找律协。还不行的话,可以上升到找司法局。不过我也提醒下,无论找谁,空口白牙说没用。你要拿出证据来,比如委托合同、付款凭证、聊天记录等。

最后,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这篇文章里的知识。但了解它,能让你在请律师的时候更有底气。

盛菲

广东瑞轩律师事务所
执业律师/腾讯员工好评律师